热点新闻:

现在是:

首页 >往期稿件 > 内容

千人乐赏本土戏 文化惠民暖人心

兰州日报    时间:2016-04-07

陇剧《百花公主》

陇剧《坐楼杀惜》
    4日晚,经典陇剧《三娘教子》、《烙碗计》、《取长沙》在甘肃省陇剧院小剧场鸣锣上演,这已是“欢乐兰州”陇剧优秀剧目周周看活动的第四场演出。在这几场红红火火的演出里,来自甘肃省陇剧院的优秀演员们接连献上了15台精彩折子戏演出,吸引了千余名金城票友欢聚一堂,铿锵有力的唱腔、节奏明快的锣鼓携惠民之风暖热了人心、搅热了金城。

    惠民“周周看”将贯穿全年

    “欢乐兰州”陇剧优秀剧目周周看活动是由甘肃演艺集团主办、甘肃省陇剧院承办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自3月14日正式启动以来,已每周一晚接连四周为到场观众献上了4场精彩演出,只能容纳200人的甘肃省陇剧院小剧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截止目前,主办方已保持80多位演职人员的阵容,先后上演了《百花公主》、《跌雪》、《劈棺惊梦》、《九江口》等15台经典折子戏。除了应邀到场的社区居民、环卫工人、公安干警免费入场观看了演出外,还有慕名而来的诸多陇剧粉丝也以10元的惠民票欣赏到了这些陇剧佳作,前后共计千余人到场观看了演出。

    据悉,作为我省文艺界的又一项重大文化惠民之举,“欢乐兰州”陇剧优秀剧目周周看演出按照初步规划将持续到年底,喜爱陇剧艺术的市民都可在甘肃陇剧院小剧场购买到价格为10元的惠民票。

    惠民演出“呵护”戏曲传承

    “政府买单百姓看戏的意义重大,不仅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人们对戏曲艺术的鉴赏水平,更用戏剧故事蕴含的丰富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进行了道德思想教育。”甘肃省陇剧院杨波告诉记者:“深受百姓喜爱的演出不仅扩大了陇剧艺术的影响,更以惠民的方式落实了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这对本土戏曲发展是最好的保护。之后的演出中,享誉全国的经典本戏《枫洛池》、《五女拜寿》以及新排大戏《全家福》都将择日上演。”

    “《苦乐村官》、《西峡长歌》都美得很,陇剧所有在兰州的演出我都没有缺过席。”70后观众杨永泰坦言自己就是梅花奖得主、甘肃省陇剧院副院长边肖的铁杆粉丝:“陇剧惠民演出给我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看戏听曲不仅提升了艺术修养,更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希望相关部门能多举办一些同样的文化惠民活动,支持、帮助本土戏曲艺术有更好的发展传承。”

    新枝绽放挑大梁孕育陇剧希望

    人们不难发现,在此次接连上演的折子戏里,以往光芒四射的“梅花们”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扮相清秀、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舞台上虽然少了“梅花香”却并未降低观众的热情,相反这些新人的脱颖而出恰恰让人们看到了本土戏曲传承发展的蓬勃希望。

    “一首曲子拉出韵味可能要1000遍,那么只拉999遍就不行,戏曲艺术的修行也是要有量的积累才能引起质的变化,而这次活动恰恰为新人的磨练和提升搭建起了难能可贵的艺术平台。”在此次惠民演出中,本团年轻演员的崛起令甘肃省陇剧院副院长薛磊感到十分欣慰。

    他说:“这一次,最高兴的莫过于团里的那些年轻演员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在演出中接连担纲起了主演、挑起了大梁。老旦演员权燕婷、花脸演员谭强、正旦演员刘小凤、武旦演员段婷、旦角演员杨叶等一批年轻演员展露头角,受到了台下观众的热烈欢迎。年轻演员们都很谦虚努力,台上演完了并不满足,台下来还要再向院团领导、老演员、老师甚至观众继续虚心请教。”

    “低头一族”品味别样人生

    在场场爆满的演出现场,热情观众的年龄构成相比以往悄然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除了以往忠实的中老年票友之外,很多的青年也走进了剧场专注的观看了演出,甚至有不少年轻人的热情丝毫不逊色于老观众,也场场不落的坐在观众席。看得出,这场传统艺术的盛宴不仅带来了令人愉悦的艺术享受,还令许多年轻的“低头一族”放下了手机,抬起头来感受戏曲艺术的无比魅力。

    “我是西北民大音乐专业毕业的,大学期间在高雅艺术进校园喜欢上了陇剧,有机会就会看,秦腔、京剧的演出都会看。”90后观众吕兴是一位从事声乐教育的老师,此次演出他已经接连观看了3场:“陇剧院的演出非常精彩,这是甘肃独有的戏曲剧种,对弘扬甘肃戏曲文化很有帮助,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音乐结合了很多音乐元素,既有北方的高亢也有南方的柔美,是难得的艺术享受。”

    “经济发展带来的是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却让人们的业余生活愈发的单调,闲暇时间好像只能喝酒、唱歌什么的,越来越令人觉得乏味,我想这也是诞生那么多‘手机控’的重要原因。”他说:“而在这个舞台上,很多与我同龄的年轻人粉墨登场,表现的十分卖力、到位、精彩,他们在挥汗如雨中带给了观众喜悦的心情,我想这样的内心一定非常充实,这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