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现在是:

首页 >文艺家协会 > 作家协会 > 协会动态 > 内容

兰州市文联、兰州市作家协会“携手抗疫 温暖兰州”征文第五辑

兰州文联网    时间:2021-11-08
  在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兰州市文联积极行动,倡议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志愿投身疫情防控战役,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谱写生命赞歌,凝聚各方力量,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长城。

  关键时刻,我们从来不缺席;抗击疫情,我们一直在行动。

1.疫情中的五星坪(诗三首)

青鸟

抗疫者

  在核查核酸检测的电话里

  我才知道

  我的学生马慧媛

  和她上高二的姐姐

  这十五天来相依为命

  住在五星坪的出租屋里自我隔离

  我的眼前浮现她大清早

  一来就放下书包

  站在讲台上领读的样子

  课间帮我搞卫生的样子

  放学时

  口令响亮地整队的样子

  就像远在东乡的父亲电话里说的

  她懂事,聪明,能干

  可是此刻我想像她十多天来的样子

  还是不禁流下了眼泪

  擦干眼泪,我看见

  在城市400多万的抗疫人群里

  我的7岁的学生马慧媛

  和她15岁的姐姐

  也勇敢地

  站立着

询问者

  上报完班级新一轮

  核酸检测的数据

  收到一则语音消息

  马小花的爸爸用蚊子般

  夹着方言的声音问我

  老师,我们这里什么时候

  才能解封?

  他的焦急和担忧

  好像恢宏的抗疫交响曲中

  一个微弱的低音

  正在五星坪小小的出租屋里

  转来又转去

  “听从政府的安排

  安心居家 防控有效

  就会早一日解封”

  “哦!”

  我像是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也给我喝了一口安慰剂

想念者

  班级群里

  我给一页书写工整的

  “口 耳 目”打出

  “送你一朵小红花”的表情

  冷不丁的,跳出一句话

  “老师,我想你了”

  “我也想你了”

  屏幕上落下好看的黄星星

  好像在课间蹦蹦跳跳的马扎菲

  穿着红裙子的马扎菲

  上课总是坐得端端正正

  她想我了

  想我绘声绘色的故事

  想我朝她竖起的大拇指

  想我奖励的棒棒糖

  和本子上的红对勾

  那个在深夜紧急按下的暂停键

  会在一个明媚的清晨

  重新弹奏起来

2.那些美好的一切都在等你

张悦悦

  十月,秋天的胡杨林依然灿烂

  风里飘起了爱的味道

  你不会错过人间任何一朵玫瑰

  只要你还坚守

  幸福就可以被顺延

  满园芬芳在春天等你

  遍野的繁花在夏天等你

  金灿灿的秋叶等你

  洁白的冬雪等你

  我也跟着四季一起等你

  我们不辜负这世上的爱与浪漫

  打赢这一场战役

  一定会有人卸下铠甲拥抱你

3.致敬防疫执勤者

王玉文

  蓬前扑扑落风尘。验码询查勤问津。

  严裹棉衣熬昼夜,甘当百姓守门神。

4.静候,春暖花开

何少云

  待到疫情退去

  待到春暖花开

  走出家门,拥抱牵念之爱人

  还要欣赏春风下碧茵原野,绿树繁花

  感受清风吹拂脸庞

  那时流水清澈流淌

  感受阳光灿烂温暖和煦

  那时青草土地清香芬芳

  感受原来本就自然的平凡

  ——一切美好

  去攀爬一座山,去赶一次海

  看一次落日,去一个没有去过的城市

  去告白,去恋爱,去勇敢的说出我爱你

  去努力,去奋斗,去追逐心中的梦

  疫情退去

  请允许我振臂高呼

  春天真好!

  青春真好!

5.半日志愿服务

付桐

  领着腿脚不灵的母亲去做核酸检测,检测点设在邻近社区的篮球场。昔日喧闹的篮球场,此时搭起蓝色帐篷,场地西南角一字排着几张木桌、木椅,身着月白色防护服、头戴防护镜、口罩的医护人员正专注采样,两边各逶迤成两队,扶老偕幼,约略千人。

  问清排队规则,便让母亲排队拿号,我去看详情。蓝色帐房周边有三四个年轻志愿者维护秩序,一个三十余岁、穿着红马甲的高个女子负责人员登记。

  “你们怎么组织的,这么慢?”

  “这到天黑也检测不上?”

  ……

  各种声音里透着不耐烦、焦灼。有人骚动,队伍有些乱。

  “我早上排到现在都没有拿到号,叫你们社区领导出来解释一下?”一个中年男人吼着。工作人员耐心地安抚他:“我们已坚持近二十个小时,都没休息,请体谅一下,会尽快的!”

  我凑到帐篷口问:“要不要志愿者,我可以帮忙登记。”周边的人附和喊:“让她进去帮忙。”

  走进帐篷,年轻人给我笔、表格,让按要求填写。因为之前工作一直与文字打交道,想着就写几个字,两个年轻人咋那么慢?我融入其中,便体会到了他们的不易。

  第一个走近我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她领着小孙女,并递给我三张用卡套装好的身份证。我先登记孩子的,问联系人电话,她报了自己的电话号码,还问行不行。问孩子父母咋没来?她答孩子父亲是医生,不知去何处服务了,昨天就没回来;母亲上班也很忙,只能她帮忙照顾。我瞅了眼孩子,干干净净的,眼睛炯炯有神,没有恐惧与不安,安安静静地牵着奶奶。奶奶则很紧张,一会儿说错电话号码,一会儿又问,她们仨留一个电话号码行不行。我安慰她只要能联系到本人就可以。

  接下来遇到的是两个口音像甘肃定西的农村人,年龄约50岁。登完身份证信息,问现住址,他们说租住在这个院中,不知道楼号和房号。男人想编一个,我强调现住址必须登记准确。女人打电话找房东。问体温,女人不知从哪里测。我说帐房门口设有测温设备。她进来前没看到,要过去测,男人拉住她说测啥,好着呢,就写36°5。我说不可以,最好测准确,对自己负责、对大家负责。男人瞪我一眼,说咋那么认真,真麻烦。我还没吭声,旁边的年轻人答:“叔叔必须要登记清楚,麻烦您去测一下。”

  此后登记的几个人对信息记得比较清楚,很顺利。外面光线越来越暗,夜色渐起。进来两个女人和一位老人,女人操着陇东方言跟我说着信息。她们身份证上的地址都是漳县山区一村庄,现住址与我邻楼。问电话号码和体温,都不知,其中一个打电话问孩子。与她们一起的老人操着浓郁的江南口音报出另一人的电话号码。老人没带身份证,一字一句说着名字、住址、电话号,问身份证号,三人都不知。瞧着老人倒是清楚,问了几句。他在兰州石化工作,现已退休。儿女均在外地,其中一个是保姆。女人从微信上要到老人身份证号。老人是1944年出生的,是第一批援建兰州石化的功臣了。

  看着老人在保姆的搀扶下出去。一阵冷风吹进来,我冻得直哆嗦。想起母亲还在排队,打电话让她先回去休息,等排到号再接她做检测。我们一直记录着,有人发牢骚,嫌太慢。年轻人解释说他们是附近石油学校学生,昨晚十点多开始,近二十小时没休息,手腕、手指都写疼了。突然想起那句: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穿上白大褂,学着大人的样子,就奔向了前线。

  登记完,已晚上10点多了。两个年轻人伸伸胳膊、揉着手指,疲惫的眼里充满血丝,他们整整坚持了24个小时。我催他们快去休息,年轻人也不是铁打的,也该养足精神,才能更好地对抗疫情。

  从帐篷中出来,暮色浓重,冷风卷着落叶在稀拉的人中穿梭着落在地上。检测医务人员还有条不紊忙碌着,不知她们在冷风中坚持了多久,也不知她们穿得多不多,是不是都冻透了。

  夜凉如水,还有老人排队等候检测。突然,鼻子酸酸的,为了疫情,我们可爱的长辈们没有抱怨,都按防疫要求,主动检测。尽管已是生命的黄昏,他们依旧为国家、为身边的人尽着自己的职责。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在这个霜重寒凉的深秋,在这个黄河流经千年的金城处处传递着温情。惟愿我们携手传出的温暖早日祛除疫情,恢复车水马龙、牛肉面飘香的金城热闹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