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现在是:

首页 >往期稿件 > 内容

盘点2015:评论重塑生态 非遗价值彰显

中国艺术报    时间:2016-01-05

  2015年,中国文艺评论热潮强力回归、重塑生态,一改缺位、失语局面,坚持专业化、理性化和独立性,并与文艺创作、社会现实与公共领域建立起有效联系。

  文艺评奖“瘦身”,以评论引领创作实践

  文艺评奖是文艺评论引领文艺创作、推动文艺繁荣的重要方式,2015年纷纷“瘦身”:第六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不设奖项,不评奖;第八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和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实行“一剧一评”,以“剧评”代奖;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注重以评代奖塑“口碑”,18天共举办8场研讨会;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从原有四个子项压缩为作品奖、表演奖两个子项目;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评奖压缩奖项数量,举办研讨会。

  文艺评奖“瘦身”的同时,增强了评论力度。第十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确定了摄影理论奖,并专门设立理论评论类以吸引更多人投入摄影评论。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设立了书法理论奖(理论批评类)。《驻足远望,万物而生——评居其宏〈音乐创作与批评的当下视野〉》等音乐批评类书籍的书评,在第五届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和“人音社杯”音乐书评征文活动中涌现。湖北、河北和陕西纷纷举办文艺评论奖,大力发现文艺评论人才,繁荣地方文艺创作。其中,陕西将“微评论”“微批评”正式纳入评奖范围,扩大了影视戏剧类、美术书法摄影类、音乐舞蹈曲艺类等文艺评论的获奖范围和影响力。

  依据《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宣部等多部门制定《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方案》。继《中国文联关于举办节庆论坛展会活动的管理办法(试行)》之后,《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管理办法(修订稿)》和《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评委库建立实施规范》出台,并制定《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工作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种种实践表明,文艺评奖改革创新深化,“以评代奖”形成共识,引导创作、引领风尚的导向功能不断增强。

  文艺评论理性发声,纠偏历史虚无主义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中的中国文艺”“和平与正义之声——歌谣与抗战”“2015中国文艺理论前沿峰会”“回顾与前瞻——抗战题材文艺创作研讨会”等研讨会,大力纠偏历史虚无主义,强化当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重塑抗战文艺创作“历史理性”与“史诗品格”。《百团大战》《东方主战场》等一批带有鲜明纪实色彩的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和评论界好评。

  根据路遥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引发热评,全面深入阐释现实主义作品。影视评论界对《我是路人甲》《烈日灼心》《滚蛋吧!肿瘤君》等植根于中国当代生活的艺术作品发出理性、客观和具有艺术审美性的专业评论。文艺评论成为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

  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推进艺术实践

  “中国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艺术家眼中的中华美学精神”“评论家眼中的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精神与民间文艺评论”柯桥高峰论坛等系列理论研讨会,共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聚焦透视中华美学精神——首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论文集》出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编纂出版了《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中国美学通史》《中国艺术批评通史》三套多卷本著作,填补了我国传统美学研究的多项空白。

  2015年,是世界电影诞生120周年,也是中国电影诞生110周年。“光影百年”中国电影回顾展暨中美文化交流论坛、2015电影理论评论年会举办暨《2015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发布,评论家呼吁从关注电影产业研究重返电影艺术、美学研究和内容分析,切实推动中国电影艺术进步,提升电影质量和美学品质。

  美德、美学、美文相结合,推动中华美学精神成为文艺创作自觉。在新歌剧诞生70周年之际,文化部复排新版歌剧《白毛女》;纪录片《记住乡愁》与张火丁京剧表演都展现了中华美学精神的风范。

  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加强,生态渐趋向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特别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也强调,“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有专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本身即是一篇问题意识突出、观点鲜明、论证严密、文风刚健、言之有物的评论佳作。

  各类文艺评论研讨会及论坛举办,“艺术与市场的张力”全国文艺评论家学术峰会、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年会、第二届“当代中国文论:反思与重构”高级学术研讨会、中国艺术学的传统资源与当代构建理论研讨会暨第十一届全国艺术学年会、第十届全国音乐美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音乐美学学会成立三十周年庆、首届中国民族音乐发展论坛、第九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第二届全国曲艺理论学术研讨会、舞蹈学发展论坛、第四届国际创意舞蹈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全国杂技理论研讨会等,着力落实中央政策精神,研讨文艺生态和对策、评论价值和发展。

  首批22家“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建立,举办学术活动40余次,推动培养双语评论员、发展民族文艺评论、共建音乐数字化生态、促进新媒体格局下的艺术传播等。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等传统纸媒文艺评论版面迅速扩容。《中国文学批评》(季刊)和《中国文艺评论》(月刊)相继创刊。中国期刊网收录的有关文艺评论的文献、期刊中,2015年篇目呈现跨越式增长,甚至几达2013年的3倍。“中国文艺评论网”(www.zgwypl.com)开通,是第一家全国性、专业性文艺评论网站。“中国文艺评论”“音乐研究”“舞蹈中国”等微信公众号,积极开展评论。主流媒体、新媒体共生互补、百家争鸣的评论格局形成,文艺评论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文艺评论生态渐趋向好。文艺评论工作者敢于说真话、讲道理。重创作轻评论、用票房代替评论、用记者报道代替评论、以奖代评的问题明显改善。

  建设各级文艺评论组织,壮大人才队伍

  评论界面对新时代的文化语境,在评价标准、话语体系等方面亦需自我审视和完善。“文艺评论也是一种艺术”“艺术评论不能缺失标准与评价体系”,当代文艺评论家须立足当下、复归本体、重塑主体。全国各省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理论委员会、戏剧戏曲艺术委员会、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等,推动专业评论发展。特约评论员队伍建设和文艺理论评论人才研修项目在各级文艺评论家协会相继开展。

  深入学习《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精神,中国青年戏剧评论家“西湖论坛”举办,中国评论家协会、浙江省文联共创这一活动品牌,致力于打造青年戏剧评论家组织,探索戏剧专业评论新模式,为培养青年文艺评论家拓展新空间。

  深入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央音乐学院主办“2015国家艺术基金音乐评论人才培养项目”;上海音乐学院、济南大学开始招收音乐评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相继举办音乐评论比赛。书法首次以正式学科身份现身中小学校园。第5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在上海举行。

  2015年,文艺评论迈入时代场域,兴起发展热潮,从评论实践、推动创作、引领风尚、阵地发声和组织队伍等方面系统重塑,开启文艺评论新篇章。

  2015中国非遗保护:从情怀回归现实

  西藏村落

  2015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式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十周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也迎来了它的第十个年头。今年,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13年之后,一大批文化界人士回到这一工程的起点后沟村,做了一次再出发。“保护文化遗产,没有句号,只有逗号。”这体现的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但非遗保护经验也告诉我们,不能只有情怀,更要用实力让情怀落地。这十余年中,非遗保护对塑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长远和现实意义,已日益凸显。

  资源价值日益彰显

  日历刚翻到12月,歌曲《给你一点颜色》刷爆微信朋友圈,这首歌是由谭维维与华阴老腔艺人们合作完成的,被网民和媒体称为“最牛摇滚”“民艺摇滚”。一首歌,使得一项古老的艺术形式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华阴老腔,在这个视频火爆之前,想必并不会有太多人了解。其实“华阴老腔”早在2006年便成为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网友“鞍山活水”说:“听到了谭维维和5位华阴老腔的老艺人合作的歌,我泪奔了。从来没听过的老腔和西方的摇滚乐结合起来是如此动人,这是土地上的声音、草根的声音。”

  还有一个没这么火爆却潜流暗涌的例子——正在北京无用生活空间举办的、持续至明年4月的“滩头年画,魂兮归来”——滩头木版年画北京展。展览的策划者马可,致力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这次展览切入的角度既非官方也非学术更非收藏,它关注的是民间手工艺和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的是传统生活方式对人心与社会的影响,关注年画背后人的生存状态及命运沉浮的密码,希望唤起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和手艺人的珍视。因为消失的手艺背后其实是五千年农耕社会孕育出的道德良知、社会伦理的瓦解,这其中所付出的代价是无法挽回的国殇。

  非遗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资源价值日益凸显,各个领域的从业者,已经自发地以非遗为资源,汲取着最为可贵的营养。这里值得一提的是,11月6日,中国民协批准成立中国非遗资源管理评价研究委员会。这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意味着一种新的认识:非遗不只是对历史遗存的抢救保护、对历史文化现象的挖掘整理与活态化传承,更应该作为一种资源状态进行保护与发展,让非遗资源融入当代人们生活、融入现代社会经济。作为资源状态的非遗,它更多是一种要素、方法、手段、能力与价值取向,是中国文化建设和创造的不竭之源。

  艰难开启“互联网+”模式

  “互联网+”,一个2012年11月就被提出的概念,在2015年“两会”上由于在总理工作报告中频繁出现才被国人所知。在非遗保护领域,借助“互联网+”的大势,也开始了突破时空限制、融合传统与现代生活的艰难尝试。不久前,记者在使用搜索引擎时发现,百度这个互联网巨头已经悄然开始了对非遗知识的布局。11月30日,主题为“传承与守望”的百度知识体系非遗线下启动会在京召开,四川、山东、云南、福建四个非遗大省率先达成合作,推动非遗的“互联网+”落地。百度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广大用户的知识依赖,在非遗知识文化领域打通“连接人与服务”的通道,相当于为非遗搭建了一个永不下线的博物馆,意义深远。早在今年年初,由百度发起成立的中国民营文化企业商会发起了一项助力非遗保护的公益计划,其执行会长王强表示,为了帮助解决非遗的传承难题,首先要解决传播问题,通过百度、爱奇艺等互联网平台,将非遗渗透到亿万网民的日常生活中,互联网的商业环境让很多网民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产生消费行为,成为帮助一些非遗项目变现的新方式。

  非遗的网络化生存是不可回避的课题,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关注非遗保护问题。今年12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倾力支持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电商平台“e飞蚁”在北京正式上线,要做非遗界的淘宝,让留在纸上、写在名录上的中国非遗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生。今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首届“互联网+”电影产业投资跨界峰会期间,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了非遗可消费艺术品“互联网+”新媒体电商平台的命题,以非遗传承人、工业设计师、明星参与的特定形式,向社会大众展示、销售时尚品牌与传统手工艺结合的中高端可消费艺术品。今年9月,成都国际非遗节特别设立了“非遗+互联网”展区,“中国手艺网”“古来美集”“扑满爱”“中国手作”等互联网企业亮相,通过电子商务对非遗文化产业进行打造,从物流、营销、运营等各环节找到持续发展的利润点,共同为非遗传承人服务。理论上说,传承人只需要专心做好手艺,一旦形成良性的产业链循环,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就不再只是依靠政府力量进行,但万里长征刚迈出了第一步。

  

  江西婺源古村

  全面培养接班人迫在眉睫

  非遗保护工作启动10年来,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是:不少非遗传承人已经年老体弱、后继无人,在非遗传承中他们遇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现实困难。目前,已经评定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是1986人,但形势严峻,截至今年8月,全国已有250多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相继去世,在世的传承人年龄大多在花甲之上。如果再过十年有50%以上的人过80岁,往下传承将是非常大的问题。12月2日,由中国民协主办的“让传承人说话”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奖代表、传承人代表座谈会在浙江海宁召开,“有没有接班人”“今后打算怎么办”等问题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关注。今年6月16日,由中国民协批准的中国传承人口述史研究所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成立,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认为,非遗跟精英文化不一样,它在历史上很少有文字记录,它保存在传承人的记忆和行为中,最重要的还是对传承人的保护,想要把非遗以确定的形式保存下来,口述史是最好的方式。

  今年6月,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文化部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试点工作,经由各省文化厅推荐,全国共有近20所院校入选试点。研修培训结合了现代学徒制传承理念,从非遗保护法规政策、设计基础、手艺文化、手艺调研等方面设计培训课程,不仅邀请传承人和非遗专家结合所从事的工艺门类及研究对学员授课,现身说法,还带领学员对相关技艺的实训工作室、非遗企业、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工艺美术专业市场等地进行考察。此外,这一计划将服务对象扩大到整个传承人群的范围,突破了固有的传承圈子,但对于海量非遗项目的社会需要来说,还是远远不够。

  留住乡愁依然有方无药

  今年初,一篇《一个博士生的返乡日记》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年中和年尾,关于乡愁又有两篇在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的文字:《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和《回不去的故乡,抵达不了的远方》。的确,对于从农耕社会中成长起来的现代中国,农村永远是人们心中遥远的乡愁。

  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是,自2014年6月中国民协、中国摄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启动中国传统村落立档调查以来,目前已完成222个村落的立档调查,获得大量村落资料,再经过分类、梳理、校正、逐一入档立卷,编入数据库。这222个已完成立档调查的村落中,多数来自于目前已评选出的三批传统村落国家名录。

  不过,光有村落名录和调查立档,并无助于改变农村现在面临的空心化困境。在不少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人口空心化”更为突出。谁都知道,保护传统村落,“留住人”是重中之重。没有人,村落就没有生命。要留住人,就要解决他们基本生产生活问题,这需要科学规划,探索出一条更为和谐的路径,既可以保护传统村落的原始风貌,又让村民过上较为舒适的现代生活。如果老百姓不能受益的话,传统村落是没办法保护的。现阶段,传统村落保护和旅游结合是一个常见的方式,但是旅游只是“带来人”,并没有“留住人”。

  对个体而言,传统村落寄托的是浓郁的乡愁。对国家而言,传统村落传承的是民族的底蕴。当曾经熟悉的村落,在城镇化的浪潮中一个个消失,我们该怎么办?当前我国社会的“农村病”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造成了困境,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人,乡村文化的传承还需要乡村精英的回归,需要鼓励有思想、有情怀、有能力的精英知识分子回归,但对他们来说,远方固然难以抵达,故乡却更难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