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现在是:

首页 >往期稿件 > 内容

好戏是“抠”出来的

甘肃日报    时间:2016-01-27

《轩辕大帝》剧照资料图

  省文化厅近日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戏剧界专家、主创团队、戏迷,为参加甘肃省推进戏剧大省建设优秀剧目展演的两部大戏《轩辕大帝》和《大河儿女》把脉,甚至“挑刺”。

  一

  由清水县文广局创排的歌舞传奇剧《轩辕大帝》,是此次优秀剧目展演开幕式上打头阵的作品。之所以被安排在第一个登场亮相,有其特殊性:这是迄今为止国内首部把古老的秦腔艺术用歌舞剧的方式加以呈现的剧目;全剧演员,包括舞美、视频、灯光设计等全部由本土乡村文化工作者、农民等非专业人员担纲。此外,在地域特色文化、始祖文化的挖掘上,清水县通过这部戏找到了切入点。而现代秦剧《大河儿女》,则由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有限公司创排,这是10年前获得过无数荣誉的秦剧《大河情》的改进版。改版后的《大河儿女》一经亮相,就赢得赞誉。此前,国内影视界涉及抗战题材的作品不少,但把抗战题材搬上戏剧舞台的不多见,而且又是民族题材,这样的作品对编剧来说是最大的考验,也承担着不小的压力。然而,当舞台上回汉等各族儿女共同发出“爱自己的国家,如鸟爱其巢”的铿锵呼声后,观众被剧情感动,更为台上演员的表演而折服。舞台上,“花儿”悠扬,秦声激荡,两种不同唱腔的融合天衣无缝。

  二

  专业演员的基本功,决定了导演在排练时不需要一招一式的指导,而对非专业演员的排练,导演要下的功夫更多。《轩辕大帝》的副导演李皖秦深有感触。李皖秦第一次走进排练场时,面对的剧组班底全是业余演员,既有当地文广局的文化专干,又有从附近学校抽调来的老师,甚至还有兽医。李导演说最难的是大家都没有舞台基本功,好多人从小到大只会做广播体操。即使选了一些唱过秦腔的,也多是三四十岁才学戏。还好,这些演员排练的态度好,有时一天排上十余遍,他们都毫无怨言。李导演坦言,“比专业演员态度好,能吃苦!”《大河儿女》的编剧王建平说,他们拍这部戏时,正值国有艺术院团转企改制的关键期。省秦剧团一百多号人,退的退,走的走,一下子离开了近一半人。更可怕的是,有相当一部分“当打之年”的艺术家离开了舞台,其中舞美队只剩下4个人了。经历了阵痛之后,秦剧团开始从陕西、宁夏等地招收新人入团。这些年先后引进了50多人撑起了甘肃秦剧的大旗。然而,这些青年人需要不断打磨才能登台。唱、念、做、打,需要一步一步精雕细琢,A角成长起来后,B角也要跟得上,甚至还要着眼C角。苦抓了三年后,终于迎来曙光。《大河儿女》推出后,除大首领杨秉清由老演员左育强扮演外,剧中的主角杨世龙、白雪儿、格格全部由青年演员担纲。

  舞台实践证明,这些青年才俊挑起了演出大梁,其表演得到了专家和戏迷的认可。

  三

  在本次展演活动专家组成员、一级编剧李天圣眼中,《轩辕大帝》让他眼前一亮,首先是歌舞和秦腔融合得好,这种“混搭”模式,既赢得了秦腔爱好者的掌声,又得到喜欢歌舞的青年人的认可;其次表现在群众性方面,虽是业余演员,但他们辐射的效果甚至比专业演员要好,无形中他们将更多的百姓拉进了剧场,在培育观众上,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李天圣还认为,这部戏之所以叫好,还与剧目表现人物的平民化有关系,主人公不再被神化,而是普普通通的人,把轩辕黄帝的平民化表现出来,本身符合时代精神。兰州市剧协顾问严森林和省艺研所研究馆员周琪,是本次展演戏曲类评委,两位专家对《大河儿女》在选材上的突破,主要演员对关键情节的处理等方面都给予肯定,特别是对“青春版”《大河儿女》在大胆起用新人、甘肃戏曲后备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兰州市民薛明福是一位老戏迷,大凡甘肃推出任何新戏,他都是忠实的观众。对于两部戏,老薛表达了自己的心愿:能不能在兰州多演几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