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现在是:

首页 > 文联报道 > 内容

兰州市文联、兰州市作家协会“携手抗疫 温暖兰州”征文第九辑

兰州文联网    时间:2021-11-23
  在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兰州市文联积极行动,倡议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志愿投身疫情防控战役,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谱写生命赞歌,凝聚各方力量,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长城。

  关键时刻,我们从来不缺席;抗击疫情,我们一直在行动。

1.我的抗疫日记

赵嫄

  2021年10月22日,接到被抽调去肺科医院支援抗疫的通知,想到三岁半的孩子,心里不免泛起一丝纠结。但责任在肩,加上家人的支持,使我很快消除了顾虑。医院主任的鼓励和嘱托也让我感动。伴着些许紧张和不安收拾行装,静待出征。

  10月23日清晨,集合完毕后首先进行培训,院感科老师以及已经支援肺科医院的感控老师对我们进行了相关的专业防护培训以及演练,在演练穿脱防护服的时候,我发现尽管我曾经上过三次发热门诊,每次都有近半月的时间,但再次穿脱防护服的时候仍然是有些生疏的。培训结束后我便向护士长申请了一套新的防护服和手套,课下反复练习,熟悉操作。

  接下来的两天就是不断地练习,每天几十次的练习,让我的手臂肌肉酸痛,甚至无法抬起手臂,虽然很累,当时心里的想法就是一定要练,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娴熟无误,这是对家人、对患者、对科室、对医院的负责。同时我还求助了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呼吸科赵艳师姐,师姐很热心,把她的经验及需要注意的细节还有新冠的最新指南都发给了我,并不断地鼓励和安慰我。经过培训,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相信自己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出征篇

  10月26日,接到了出发通知,同事们都来送我和于亨医生。院领导的鼓励和嘱托使我们感动,也很受鼓舞,也为能代表兰大二院完成这样一项光荣任务感到骄傲和自豪。

  大巴车缓缓驶入定点医院3号楼下,在临时改造的宿舍前,离我们不远的住院部我们看到了救护车送来的新冠肺炎患者,由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接入了住院部。这也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新冠肺炎患者,那一刻,有了一种正式进入战斗状态的感觉。定点医院再次为我们安排了院感培训和熟悉病区等环节,并进行了穿脱防护服的考核,经过之前的练习,我已能够准确无误、娴熟的完成整个流程。

抗疫篇

  10月28日,我们开始了第一次值班,早上8点到下午2点,六点起来吃了早饭,不敢多喝水。7点20就到了病区,开始戴口罩、帽子、穿防护服、戴手套,大家相互监督,确保每个人穿戴无误后一起进入病区。我们一组有三个医生,市二院的黄磊老师和我院神外ICU的马小军老师。组长黄磊老师比我们先进入病区工作,有了很多经验,并且病区使用的是市二院的HIS系统,他也很熟悉,给我们讲了工作流程,他的幽默帮我们排解了焦虑的情绪,给予我们很多帮助,使我们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第一次工作就遇到三组国家专家组的查房,有中医组来自广州的“德叔”,重症组中南大学的邱海波主任,还有儿科组的孙主任。专家组的主任们对待患者和在普通病房一样,从患者的症状演变,到患者的饮食起居,查看的十分仔细,也强调了需要关注的重点,俯卧位、仰卧位以及活动后的血氧,为我们及患者讲述了俯卧位通气的重要性。同时知道我们是新开的病区后,也关心并安慰了还是有些紧张的我们。专家组的主任们从技术以及精神层面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和支持,稳定了我们紧张的情绪,也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医生“救死扶伤”的职责所在。

  接下来的工作,我们病区从0到最多39个患者,逐渐对每个患者熟悉了解。病区最大有81岁的老人,最小有2岁的孩子,很多患者都是专护,护士们很辛苦,她们要照顾老人和小孩的所有饮食起居。有一次帮助护士给2岁的小孩喂药,孩子很不配合,一直吐,我已经感觉到喂药的护士面屏上被喷溅了,但她仍然坚持喂完了药,我觉得护理姐妹们非常勇敢,她们的工作暴露风险更大,但是她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我为有这样的战友感到自豪。

  我们的患者很多都是一家人,先确诊的患者家属都很快被集中隔离、统一管理,在隔离的过程中被确诊的都会被送到同一个病区安排到同一个病房。从和他们的交流中知道他们除了担心自己,也会担心传染给其他人,患者们最多的就是对我们总是一直在说着感谢,当看到小朋友们从刚来的害怕,到可以在病区里愉快的跑动、玩耍,年龄大的患者从呼吸困难的重型转为可以下床走动的普通型,我们都感到无比的欣慰。每一天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患者们逐渐好转,开始散步、交流,他们的紧张也逐渐转为适应。尽管他们还是会担心出院之后的种种问题,但在病区的生活是舒适、安心的,这也让我们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患者们来自嘉峪关、天水、兰州,要迅速控制疫情,需要政府快速对疫情防控作出准确有效的措施,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家来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次疫情的演变与控制速度让我再次由衷地感到祖国的伟大、党的伟大。疫情迅速控制的背后是所有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虽然我们是最前线被看到的那一部分,但只是其中一个小部分,我们的背后是强大的祖国,是无数个人默默无闻的付出,才有了现在逐渐好转的情况。

隔离篇

  11月10日,因防控需要,我们撤离了一线工作,心中是有遗憾的,我们整个团队都希望能坚持到管辖病区所有患者康复出院的那一天。院领导召开视频会议,为我们打气,为我们排解情绪,很多同事都哭了,是激动的泪水。医院为我们及时送来了隔离需要的物品,大家心里都是热乎乎的。

  隔离期间学习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从党的百年奋斗以及我们身边此时此刻正在经历的疫情中,我看到了党是如何领导我们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用事实证明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医务工作者,今后我要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继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同时甘于奉献,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时刻准备好,做好人民健康的“守门人”。

  相信疫情很快会过去,这段经历也是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财富和记忆,我们必定战胜疫情。相信很多人更能够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也会更加努力的去生活,为实现自己的梦想继续奋斗。

  

2.同心齐抗疫 巾帼显担当

——记瓜州路社区抗疫一线的女性力量

王亚健

  古语云“巾帼不让须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女性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进入新时代,女性更加成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替代的力量。2021年10月20日,兰州疫情爆发。在抵抗新冠疫情的战场上,女性的力量从未缺席,她们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和担当,在抗疫工作中发挥着光和热,成为抗击疫情的中流砥柱。

抗疫一线展芳华,女性不止“半边天”

  七里河区西湖街道瓜州路社区的核酸检测现场有个明显特点,就是处处可见抗疫女将的身影。从社区书记韩亚男同志,到瓜州路社区包抓领导乔莹同志,从小西湖派出所副所长刘兰芳同志,到下沉干部小组的组长、兰州市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杨小丽同志,她们各个都是女干部。疫情爆发初期,她们挺身而出,舍小家为大家,每天24小时坚守在岗位上,搭帐篷、布置核酸检测场地、协调物资、疏导核检现场群众……不管是力气活儿还是细致活儿,她们都冲在前面、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尤其是疫情爆发初期,核酸检测现场迎来蜂拥而至的群众,人群中夹杂着恐慌不安、烦躁、疑惑各种情绪,甚至对维持秩序的社区工作人员视而不见,已经连续一昼夜没合眼的韩亚男同志亲自站在核酸检测现场的入口处为大家发放序号卡,并耐心向大家解释当前的形势和要求;而在场地内部,刘兰芳同志把持有准入序号卡的居民合理排成两队安静候检;乔莹同志也一直奔波于核酸检测现场和街道办事处之间,为抗疫情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各项保障。就这样,在她们的精诚合作、协调配合下,整个抗疫工作终于有条不紊展开。

关键时刻显担当,做好一线“排头兵”

  兰州市离休干部管理服务中心的杨小丽同志一接到“下沉社区”的通知,就马不停蹄赶赴抗疫现场。她是瓜州路社区最早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的下沉干部,她也是在岗值守时间最长的人,她是负责为大家安排岗位分工的组长,她也始终把自己安排在风险最大的岗位上。在六轮全员核酸检测过程中,杨小丽同志的工作点位主要就在检测台旁边,一方面她要引导大家有序采集核酸,另一方面她还肩负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黄码人员带至隔离区统计信息,然后引领他们到固定检测台实施单人单管的核酸采集。尽管这项工作需要直接同潜在风险人员接触,但在防疫物资紧俏的时候,她总是将有限的护目镜、防护衣让给组员,并时刻叮嘱大家戴好手套,及时消杀。全民居家隔离期间,杨小丽同志主动联系社区工作人员,带领下沉干部承担起市建一公司居民区的“三不管”楼院值勤任务。清早,她第一个到值勤口,摆好出入登记簿,打开帐篷里的电油汀,一盏孤灯下,她清瘦的身影被拉的修长,远远看到同志们走过来,便笑着说“来得还挺早的!”其实,“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杨小丽同志的引领示范下,全组成员都主动作为,扎实工作,才形成瓜州路下沉干部队伍的强大工作合力。

守望相助担使命,抗疫结缘“姐妹花”

  在瓜州路社区市建一公司居民楼的卡口点上,时有居民牢骚道“现在都放开了,你们还查这么细,又扫码、又看健康码……”这时,就会听到两位女同志在耐心解释“只有保证进出人员都是绿码,那咱们区内、区外的大环境才会更安全啊。”她们就是农业农村局的郝茜和市委党校的王亚健。第一轮的核酸检测中,郝茜同志负责在入口处收序号卡、放行,王亚健同志在检测场地内部排队分流。王亚健同志举手示意,郝茜同志就对排在外面的队伍喊“来,进十个”,她们密切配合,让这个入场通道有序进行着。那个时候,她们并不认识对方。后期,为了提高核酸检测效率、让医护人员都能上检测台,社区希望志愿者尽快掌握系统,协助医护人员采集信息。在第三轮到第六轮的核酸检测中,郝茜与王亚健不约而同承担了这项任务,分别协助医护人员采集信息三千余人次。这项工作让她们对生命、对效率、对职责、对使命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了节约防护服,她们早上不敢喝一滴水;为了让远道而来支援的医疗队成员吃上热饭,她们和社区卫生站的医生合作的检测台总是坚持最后一个吃饭;为了工作不间断,充电宝成了她们的必备品。她们的交流越来越多,起初讨论的是“强光下怎样快速识别健康码”“对一些不愿和我们距离太近的群众应如何沟通”等。后来,她们发现更多共同点,她们都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们都是八零后、她们总是累着也笑着……

温情服务暖人心,织牢疫情防护网

  瓜州路社区下沉的13位同志当中,六位女同志始终坚持在岗,没有一天懈怠。男同志在抗疫一线中积极作为,展示着他们的担当、果敢、刚毅和执着。而女同志也勇挑重担,在这场疫情中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女性的力量。她们专注,也许出门前一刻还在担忧,孩子独自在家能不能自己吃饭、能不能自律学习,但一上战场就把全部精神投入到岗位之中;她们细致,核酸检测过程中,七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不需要排队取号,所以进入核酸检测现场就随意插队,引起了场内群众的不满,为此,女同志们专门在最边上一排摆好整齐的凳子,开设老年人通道,既满足老年人提前入场的需求,又避免了老人在场内乱插队的现象,有效消除矛盾;她们柔韧,市法院的金凤同志强忍着身体不适却依然坚持在队伍当中,帮助待检人员提前把手机亮度调高、把健康码打开,拿着喇叭做着温情提示“请大家保持安全距离”“做完检测的同志请抓紧把口罩戴好”,她始终不渝的认真维护秩序;她们温暖,市城建档案馆的罗宁同志热情帮医护人员消毒检测台,热心的引领群众,还默默无闻的清扫着场地上的垃圾;她们感性,兰州市文联的任红同志既坚持值守,还在记录着感人、动情的一幕幕……她们的动人之处远不在于“像男人一样去战斗”,而恰恰是携带着女性的特质,靠着专注、细致、柔韧、温暖和感性,编织起牢固的疫情防护网!

3.童眼看疫情

高国宴

  终于盼来了恢复线下教学,不论是孩子们,还是老师,久别重逢都显得特别兴奋。可谓日出尽显温柔,人间皆是浪漫。经历了居家“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的“对屏”互动,我们在美丽的校园再次相遇。美丽的校园,温馨的教室,可亲的教师,此刻,我们共同开启了愉快的教学之旅。

  复学后的第一课,我并没有一如既往的上新课,而是和孩子们聊起了疫情,我知道,居家二十天,不论是线上学习,还是心理,孩子们都有了别样的感受。珍惜拥有,心怀感恩!唯有立德,方可树人!作为老师,我觉得有必要在抚慰他们疫情带来的心理负面情绪影响外,更有责任引导他们真诚致敬那些负重前行的人。

  我带的是小学四年级语文,我知道,对于思想教育,传统的讲授并不是什么好办法,思忖再三,我决定让孩子们真实地写写他们在疫情期间的感受或感悟,然后一起交流。很快,孩子们便完成了,接下来的交流,虽然他们都是只言片语,文采稚嫩,但饱含真情!

  杨婉钰同学写到:此刻,所有的医护人员化身为英勇奋战的英雄,他们克服内心的恐惧,依然决然走上战场。我们能做的,除了致敬,就是安心居家隔离,听从安排。虽然居家,但也算是为抗疫贡献力量。

  腼腆的男孩金熙栋说:疫情期间,努力奋斗的人是白衣天使;天天为人民服务的人是白衣天使;成功救死扶伤的人是白衣天使;给我们战胜疫情勇气的人还是白衣天使。白衣天使好厉害,我要向她们学习!

  张文馨雅动情地说:对于疫情,很多人都会惊慌失措,但马路上那一个个白色的身影或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无畏地坚守在岗位上,勇敢地守护者我们的健康。致敬,英雄!

  陈炳瑜交流到最后,大声疾呼: 我们虽然遭遇疫情,但我们始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身后有伟大的祖国!

  魏玉虎写道:在没有硝烟的战场,有一群穿着白色战服的战士,他们一路向前,浴血奋战。他们就是生命的呵护着——白衣天使!正如他们美丽的名字,把一个个病毒送上天。在我的眼里,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

  ……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灾难面前,尽显人们的担当与责任。作为老师,我觉得有必要让我们的孩子们记住成长中的这些特殊经历,记住人间的美好。这些记忆将会伴随他们的一生,让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会以他们为榜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始终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是的,世界很大,幸福很小。如期而至的不止冬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你。我班孩子们用最真挚的语言,书写了他们对这场疫情的感悟和思考,还有他们的家国情怀。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让孩子们将来承担起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作为老师,任何时候,引导学生始终做一个爱国、爱家、爱人民、懂得感恩的善良人,就是我们的责任与担当!

  亲爱的孩子们,山河无恙,未来可期。但愿春日安好,往后尽是山花烂漫。

4.致

――防疫期间值班有感

山妮

  坚守自己岗位的人

  一直在坚守

  就像一个炉子暖和了

  一顶帐篷

  一顶帐篷

  暖和了一个小区一个村庄

  这个初冬的兰州

  靠着一个又一个

  帐篷温暖着

  坚守

  两三个烤土豆便是午餐或晚饭

  一怀热茶就能驱赶

  一个又一个漫长夜晚的寒冷

  城市与乡村

  这样的帐篷 这样的人

  成为一场疫情中最牢固的保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