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现在是:

首页 >文艺家协会 > 作家协会 > 会员风采 > 内容

从金城到色达——红 藕

兰州文联网    时间:2025-04-11

  仲秋时节,天气已经有点冷了,但是从兰州到甘南沿途的风景却是别样迷人。

  我们从兰州出发,一路叠巘起伏,五彩斑斓,仿佛每一座山都赋予了它自己的个性和色彩。“晓来谁染霜林醉”,鲜红的枫叶,就像醉酒的新娘,娇羞中略带着妩媚,热烈中暗含着魅惑,在深绿和金黄的树叶中格外醒目迷人。我们有时候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公路沿途两边的风景美丽如画,两山夹着公路和河流,峰峦叠嶂,绵延起伏,流水偎依,弯弯曲曲,山水不离。山上的各种树木色彩繁多,大红、深红、翠绿、墨绿、鹅黄、土黄、赭石……着色深深浅浅,或明丽或灰暗,或鲜艳或朴素,成熟冷静,有条不紊,就像高明的画家,在大地上任意泼墨挥洒,随意点染,再衬上深蓝的天空,如在画中游了!你可以说它是恣肆昂扬的大写意,也可以说它是精细别致的小写意,但从不会给你的视觉增添杂乱无章之感,反而是色彩搭配成的视觉盛宴,让你心旷神怡。

  车子从金城兰州到达甘南以后,视野逐渐开阔起来,越来越多的大片草原,苍黄而美丽。有一段金黄的草原就像成熟的麦田,金灿灿的,让人有一种想跑上去打滚或者仰天躺成大字的感觉。人只有置身于大自然中,才会有灵气。而这满眼的金黄,配上远处或深绿或黄绿的起伏的连山,显得格外壮美。仿佛盛夏舍不得走进金秋,便蓄意将连山涂抹成墨绿或黄绿来衬托这无尽的金黄。草原上最惬意的要数牛羊了,它们在这片热土上自由地繁衍生息,就像这里的人,脸上染着高原红,穿着藏袍,戴着毡帽,挥动着鞭子,仿佛生活就是这般诗意。其实我们一直在寻找这种生活,就像海子在找寻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

  天边的云朵仿佛是从山间生出的,陶渊明说云无心而出岫就是这种景象吧!大朵大朵,大片大片,似待喷涌而出,而头顶却是蓝蓝的天空,纯净美好,不染一丝尘垢。不时有苍鹰在空中盘旋飞翔,仿佛在向我们宣示领空主权,又似乎是在守护这片美丽而神圣的土地!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距离兰州三四百公里的郎木寺,也叫赛赤寺。

  寺前的商业街繁华而热闹,年轻的游客为了应景,买头绳编花辫,身穿藏服,手摇经轮,他们在寺庙前的白塔底下拍照,在神圣的佛堂前祈福。因为天气较好,游客和香客众多,红衣僧人也随处可见。我们参观了金碧辉煌的主殿,也膜拜了了释迦牟尼佛祖和宗喀巴大师,参观了精美绝伦的酥油花和色彩美艳的唐卡。站在寺院内的高处,湛蓝湛蓝的天空,有雄鹰不时展翅飞过。蓝天、金顶、红墙、还有寺院里的钟声和虔诚的梵音,都让人觉得神秘而美好,圣洁而虔诚。白玛草修葺的红墙,让人不禁想起拉卜楞寺的红墙和布达拉宫的白墙。它们千年不倒的原因就是白玛草不易腐烂,而且很有韧性,所以大多用于藏传佛教寺院的修建,这也彰显了藏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用白玛草修筑的墙也是高贵和神圣的象征。有人称郎木寺为中国“小瑞士”,我却只认它为佛国净土。在蓝天白云之下,有神鸟在上空自由盘桓,有红墙金顶的房子在唵嘛尼叭咪哞中庄严肃穆。我在转经筒,我在转佛塔,我在红色的白玛草里沉默,我在众佛前匍匐。

  我们跟随着一步一叩首的香客,在低吟的梵音中拜完了佛,转完了转经筒,然后带着一颗虔诚的心,依依不舍地离开,踏上了去色达的路。

  从郎木寺出发向西四十多公里就到达了甘南州碌曲县有名的尕海湖,尕海湖就是高原上的湖之意,而“尕”是甘肃人最心疼的称呼。少水的西北人最向往那碧波荡漾的海水,最宠爱那挟沙带风的黄河。所以尕海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仙鹤、野鸭、白鹭来光顾,尕海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甘南广袤的大草原上。她碧波粼粼,水草丰茂。成群的水鸟在这里悠游栖息,最让人惊喜的是十几只白鹤在湖边蹁跹起舞,游人走来,它们也丝毫不慌。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水天一色,相映成趣。牧民还牵来驯顺的马匹,配合游人骑马游湖、拍照。

  下午时分了,我们不得不离开尕海湖,车子开始在草原中奔驰,就像撒欢的马儿。路就在草原上,你可以想象一下,湛蓝的天空下,苍黄而辽阔的草原上,有一条驶往远方的路,这难道不是你想要的诗和远方吗?看来美丽的风景永远都在路上。驶过草原,我们开始翻山,然后下山再上山,车子驶到山顶海拔有三千五百多米的地方,下车疾走几步,就有点高反了。

  碌曲县是甘、青、川三省交汇之地,过了碌曲,我们在玛曲观赏了九曲黄河第一湾,也知道了玛曲就是全国唯一以黄河为名的县城,玛曲藏语就是黄河的意思。黄昏时候的河水映衬着晚霞,不禁会让人想起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来。而“万涓成水汇大川,千转百回出险滩。滔滔长流济斯民,力发黄河第一弯。”这首诗就是对天下第一湾最好的诠释,它就像一个“S”形的大弯道,又像是太极图里的阴阳分界线,这就暗合了天道,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吧!

  从甘南的郎木寺到甘孜州色达县,虽跨越三省——甘肃省、青海省、四川省,车子绕山而上又依山而下,山路不止十八弯,而水路也不只九连环。翻过三个高海拔的垭口,我再一次踏进了佛国天堂,人间色达!但一路相同的都是红色的石头房子和金顶的寺院,还有身穿红衣的喇嘛,我们走的这条线属于川西线的一部分。不同的是,一到青海的果洛藏族自治州,山势逐渐逼仄起来,开阔的草原也消失了,两山边开始出现人家,一律都是石头堆砌成的两三层楼高的墙体,两扇小的窗户,人字形的屋顶,墙面和房顶也一律都是红色,屋檐下和窗户边都有彩色的图腾花纹。还有每隔十公里左右基本都有一座占地面积较大的金碧辉煌的寺院,可以说每一个地方,最华丽最惹人注目的就是寺院,可见藏族人民对佛祖的虔诚,以及他们坚定的信仰。

  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里的红,因为从低到高从近到远,仿佛红色主宰了这个世界,但它不仅不张扬不奢华不热烈,反而是低调,是执着,是从容安静。而你满眼的红却仿佛震慑了你的灵魂,让你只需在转经筒吱吱的低吟中反复诵念六字箴言,让你的心从未如此清净,如此不掺一丝杂念。高贵典雅的每一座红房子,就是意志坚定的经文符号,然后扩大成红色的文字的海洋,让那些逆流而上的人成为大海里的翘楚。洗尽世间的铅华,荡涤人心的邪恶,让山成山,让海成海。在这里你所遇见的每一位红衣僧人,他们都不喜不嗔,不怨不忧,或许这才是人原本的样子。这里金顶的庙宇尤为惹眼,恢宏的建筑,精美的雕刻,我想在里面的佛也定是慈悲的存在。脚步就在殿外停止,而膜拜的心却已虔诚。

  我虽然不是佛教徒,但一路走来,我却被万千的红房子和红色的僧衣所折服。当一个人没有坚定的信念,住在红房子里面就是劫难;而当他有了坚定的信念的加持后,住在红房子里犹如坐在了莲花台上,让灵魂升华。一念起,红房子在心中;一念灭,我在红房子中。

  来了总是要走的,来的时候杂念纷扰,走的时候眼里只有红房子和红衣僧人,心里只有那一圈一圈的转经筒。

  【作者简介】红藕,原名赵生斌,高中教教师,永登作协副主席。